linux软raid的bitmap分析

在使用raid1,raid5等磁盘阵列的时候,对于数据的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,raid5在写的时候需要计算校验并写入,raid1则写源和镜像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,在写的过程中,有可能存在不稳定的因素,比如磁盘损坏,系统故障等,这样导致写入失败,在系统恢复后,raid也需要进行恢复,传统的恢复方式就是全盘扫描计算校验或者全量同步,如果磁盘比较大,那同步恢复的过程会很长,有可能再发生其他故障,这样就会对业务有比较大的影响。以raid1来说,在发生故障时,其实两块盘的数据很多都是已经一致的了,可能只有少部分不一致,所以就没必要进行全盘扫描,但是系统并不知道两块盘哪些数据是一致的,这就需要在某个地方记录哪些是已同步的,为此,就诞生了bitmap,简单来说,bitmap就是记录raid中哪些数据是一致的,哪些是不一致的,这样在raid进行恢复的时候就不用全量同步,而是增量同步了,从而减少了恢复的时间。

1. bitmap的使用

bitmap的使用比较简单,mdadm的帮助文档里有很详细的说明。bitmap分两种,一种是internal,一种是external。internal bitmap是存放在raid设备的成员盘的superblock附近(可以在之前也可以在之后),而external是单独指定一个文件用来存放bitmap。

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bitmap的使用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# mdadm --create /dev/md/test_md1 --run --force --metadata=0.9 --assume-clean --bitmap=/mnt/test/bitmap_md1 --level=1 --raid-devices=2 /dev/sdb /dev/sdc
mdadm: /dev/sdb appears to be part of a raid array:
level=raid1 devices=2 ctime=Tue Dec 17 21:00:58 2013
mdadm: array /dev/md/test_md1 started.
查看md的状态
#cat /proc/mdstat
Personalities : [raid1]
md126 : active raid1 sdc[1] sdb[0]
2097216 blocks [2/2] [UU]
bitmap: 1/257 pages [4KB], 4KB chunk, file: /mnt/test/bitmap_md1

可以看到最后一行就是md126的bitmap信息,这里的默认bitmap的chunksize是4KB,可以通过–bitmap-chunk来指定bitmap chunk大小,bitmap的chunk表示在bitmap中。1bit对应md设备的一个chunk(大小为bitmap的chunksize)。

这里对cat /proc/mdstat查看到的bitmap的信息进行说明。

其中的4KB chunk表示bitmap的chunk大小是4KB
1/257 pages指的是bitmap所对应的内存位图(作为磁盘上的bitmap的缓存,提高对位图的操作效率),257是内存bitmap占的总page数,1表示已经分配的page数,内存bitmap是动态分配的,使用完后就可以回收。内存位图使用16bit来表征一个chunk,其中的14bit用来统计该chunk上正在进行的写io数(后面会有详细的介绍)。
[4KB]表示已经分配的内存位图page总大小。
总的chunk数=md设备大小/bitmap的chunk大小
内存bitmap一个page可以表示的chunk数=PAGE_SIZE*8/16
内存bitmap占的总page数=总的chunk数/内存bitmap一个page可以表示的chunk数

上面给出的例子中总的chunk数为2097216KB/4KB=524304
取页大小为4096,一个page可以表示的chunk数为4096*8/16=2048
总共需要524304/2048=256个page,看实际上是257,这是因为有可能不能整除的情况,最后一个page可能不是全部都使用。

2. bitmap的内存结构

bitmap的结构体有比较多的字段,这里关注几个重要的字段,加以说明,便于后面的分析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struct bitmap {
struct bitmap_page *bp; /* 指向内存位图页的结构*/
......
unsigned long chunks; /* 阵列总的chunk数 */
......
struct file *file; /* bitmap文件 */
......
struct page **filemap; /* 位图文件的缓存页 */
unsigned long *filemap_attr; /* 位图文件缓存页的属性 */
......
};

其中struct bitmap_page结构如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struct bitmap_page {
char *map; /* 指向实际分配的内存页*/
/*
* in emergencies (when map cannot be alloced), hijack the map
* pointer and use it as two counters itself
*/
unsigned int hijacked:1;
/*
* count of dirty bits on the page
*/
unsigned int count:31; /* 该页上有多少脏的chunk,每16bit表示一个chunk*/
};

实际动态分配的每个内存页,每16bit对应bitmap file的一个bit,即表示md的一个chunk
这16个bit的作用如下:

1
2
3
4
15        14     1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+---------+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+
| needed |resync| counter |
+---------+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+

最高一位表示是否需要同步,后面一位表示是否正在同步,低14bit是counter,用来统计该chunk有多少正在进行的写io。

这14bit表示的counter记为bmc,方便后面描述。bmc的值0,1,2比较特殊,为0时表示对应chunk还未进行写操作,内存位图还未置位,bmc为1时表示内存位图已经置位,bmc为2表示所有写操作刚结束,真正的写io数是从2开始累加的。

bitmap结构中的filemap表示bitmap file的对应缓存,bitmap file有多大,对应的这个filemap缓存就有多大,在初始化的时候就分配好的。

  • filemap_attr 表示位图文件缓存页的属性,使用4bit来表示一个缓存页的属性,
  • 第0bit是BITMAP_PAGE_DIRTY,该bit为1表示内存bitmap中为脏,但是bitmap file中的对应位不为脏,因此对于有这种标记的page需要同步刷到磁盘(实际上是异步调用write_page,但是等到写完成)
  • 第1bit是BITMAP_PAGE_PENDING,置位后表示内存bitmap中的脏位已经清0,但是此时外存bitmap file中的对应脏位没有清0,需要进行清0的操作,这是一个过渡状态,过渡到BITMAP_PAGE_NEEDWRITE。
  • 第2bit是BITMAP_PAGE_NEEDWRITE,置位后表示需要进行同步,把内存位图缓存中的数据刷到外部位图文件中,所对于这种标记的page只需要异步写,因为即使写失败,最多带来额外的同步,不会带来数据的危害。
  • 第3bit在代码中没有看到使用,猜测是预留的。

bp中的page和filemap对应的page以及bitmap file的关系如下:
linux-raid-bitmap
1个位图文件缓存页可以表示4096个chunk,而内存位图页则需要16个page。bp数组所对应的内存位图页的作用其实是控制bitmap的置位与复位,并且也控制一个chunk上的io不能超过最大值(14bit表示的最大整数),达到最大值的时候会进行io schedule。

3.bitmap的可靠刷新机制

在进行写操作的时候,是先把bitmap的对应位置为脏,然后再进行写操作,写完成后再复位。那么如何保证每次写操作时,内存bitmap中的数据都被可靠刷到对应的磁盘bitmap file中?

一般的逻辑是在写io到md设备前,先在bitmap中标记为dirty(成功刷到磁盘中),然后执行写io,io完成后需要清理dirty的标记这就需要在正常数据写操作之前,完成bitmap的刷新操作。那么bitmap如何实现呢?

以raid1为例,md在make_request中,调用了bitmap_startwrite函数,但是这个函数并没有直接调用write_page刷新数据到磁盘,而是调用了bitmap_file_set_bit将bitmap位标记为BITMAP_PAGE_DIRTY。之所以不在bitmap_startwrite函数中调用write_page刷新,是因为块设备的io操作是通过queue队列进行的,不能保证每次io操作都能及时完成,而且io调度的顺序也可能调换,因此如果直接调用write_page进行写操作的话,就有可能存在bitmap的刷新和正常的数据写操作的顺序发生颠倒。

真正处理BITMAP_PAGE_DIRTY是在bitmap_unplug中,对于raid1来说,bitmap_unplug是在raid1.c中的flush_pending_writes函数中调用的,而flush_pending_writes是由raid1的守护进程raid1d调用的。flush_pending_writes会调用bitmap_unplug刷新bitmap到磁盘,然后遍历conf->pending_bio_list,取出bio来处理正常挂起的写io。(在raid1的make_request中会把mbio加到conf->pending_bio_list中)

从上面的分析可知,raid1在收到写io请求时,先把内存位图置为dirty,并把该写io加到pending_list,然后raid1d守护进程会把标记为dirty的内存位图页刷到外存的位图文件中,然后从pendling_list中取出之前挂起的写io进行处理。

在刷脏页时,需要把位图文件缓存页的数据写到位图文件中,因为md是内核态的程序,在实现时并没有直接调用通常的写函数往外存的文件写数据,而是通过bmap机制,根据inode,把文件数据块和物理磁盘块映射起来,这样就可以透过文件系统,调用submit_bh进行bitmap的刷新。

上面描述的可靠刷新机制也就是bitmap设置的过程,下面分析bitmap清理的逻辑。

4.bitmap位的清除

前面说到从pending_list中取出写io进行处理,当io完成后需要清除dirty的标记,会把内存位图页的属性设置为BITMAP_PAGE_PENDING,表示正要去清除,BITMAP_PAGE_PENDING属性页并不会立即刷到外存的位图文件中,而是异步清0的过程。真正的清理流程在bitmap_daemon_work中实现。这是有raid的守护进程定期执行时调用的(比如raid1d),守护进程会定期调用md_check_recovery,然后md_check_recovery会调用bitmap_daemon_work根据各种状态进行清0的操作。

bitmap_daemon_work的实现比较复杂,里面各种状态判断与转换,很容易把人绕晕,bitmap的清0(内存位图页的bit清0及刷到外存的位图文件)是需要经过3次调用bitmap_daemon_work。下面以1个bit的清理来阐述,在io完成后,在bitmap_endwrite中会把这边bit的计数器bmc会置为2(前提是这个bit对应的chunk上的写io都完成),并标记位为BITMAP_PAGE_PENDING。

1)第一次进入bitmap_daemon_work,bmc=2,页属性为BITMAP_PAGE_PENDING。
这里判断位是否为BITMAP_PAGE_PENDING,这时候bit所对应的确实是BITMAP_PAGE_PENDING,所以跳过这个判断里的处理逻辑;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if (!test_page_attr(bitmap, page, BITMAP_PAGE_PENDING)) {
int need_write = test_page_attr(bitmap, page,
BITMAP_PAGE_NEEDWRITE);
if (need_write)
clear_page_attr(bitmap, page, BITMAP_PAGE_NEEDWRITE);

spin_unlock_irqrestore(&bitmap->lock, flags);
if (need_write)
write_page(bitmap, page, 0);
spin_lock_irqsave(&bitmap->lock, flags);
j |= (PAGE_BITS - 1);
continue;
}

继续执行,
bmc为2,会把bmc设置为1,并且再设置一次BITMAP_PAGE_PENDING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if (*bmc) {
if (*bmc == 1 && !bitmap->need_sync) {
/* we can clear the bit */
*bmc = 0;
bitmap_count_page(bitmap,
(sector_t)j << CHUNK_BLOCK_SHIFT(bitmap),
-1);
/* clear the bit */
paddr = kmap_atomic(page, KM_USER0);
if (bitmap->flags & BITMAP_HOSTENDIAN)
clear_bit(file_page_offset(bitmap, j),
paddr);
else
__clear_bit_le(
file_page_offset(bitmap,
j),
paddr);
kunmap_atomic(paddr, KM_USER0);
} else if (*bmc <= 2) {
//进入这里把bmc设置为bmc=1
*bmc = 1; /* maybe clear the bit next time */
set_page_attr(bitmap, page, BITMAP_PAGE_PENDING);
bitmap->allclean = 0;

}

第一次调用结束。

2)第二次进入bitmap_daemon_work,bmc=1,页属性为BITMAP_PAGE_PENDING和BITMAP_PAGE_NEEDWRITE。
这样就会走到下面的流程,把BITMAP_PAGE_PENDING清掉;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if (*bmc == 1 && !bitmap->need_sync) {
/* we can clear the bit */
*bmc = 0;
bitmap_count_page(bitmap,
(sector_t)j << CHUNK_BLOCK_SHIFT(bitmap),
-1);
/* clear the bit */
// 这里才是真正的位图文件缓存页bit位清0的地方
paddr = kmap_atomic(page, KM_USER0);
if (bitmap->flags & BITMAP_HOSTENDIAN)
clear_bit(file_page_offset(bitmap, j),
paddr);
else
__clear_bit_le(
file_page_offset(bitmap,
j),
paddr);
kunmap_atomic(paddr, KM_USER0);
}

2)第三次进入bitmap_daemon_work,bmc=1,页属性为BITMAP_PAGE_NEEDWRITE。
会走到下面的流程,清掉BITMAP_PAGE_NEEDWRITE,然后调用write_page刷到磁盘中,至此,清理操作才完成,总共需要调用三次bitmap_daemon_work才能完成一个bit的清0操作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if (!test_page_attr(bitmap, page, BITMAP_PAGE_PENDING)) {
int need_write = test_page_attr(bitmap, page,
BITMAP_PAGE_NEEDWRITE);
if (need_write)
clear_page_attr(bitmap, page, BITMAP_PAGE_NEEDWRITE);

spin_unlock_irqrestore(&bitmap->lock, flags);
if (need_write)
write_page(bitmap, page, 0);
spin_lock_irqsave(&bitmap->lock, flags);
j |= (PAGE_BITS - 1);
continue;
}

这种异步清零的机制好处在于,在还未清零或者内存位图清0但没有刷到磁盘的时候,又有对该页的写请求到来,就只用增加bmc计数器或者只是把内存位图置位,而不用再写到外存的位图文件中,从而减少了一次写外存位图的io。

参考资料: